近日,我院白华教授在液态金属的3D打印研究方向取得新的重要进展,相关成果以“Liquid metal organic high-internal-phase emulsion for coaxial 3D printing of elastic conductive fibers”为题在线发表于《Matter》期刊(DOI: 10.1016/j.matt.2025.102516)。
柔性导电纤维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材料,因其卓越的性能,在传感器、能量存储、电磁屏蔽和信号传输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。镓基液态金属(LM)具有优异的导电性、流动性和自修复能力,成为制造高柔性导电纤维的理想材料。基于直接墨水书写(DIW)技术的同轴3D打印,能够将两种材料结合,精确制造具有芯鞘结构的线条,并形成复杂的三维结构,是制备同轴导电纤维的理想方法。然而,液态金属的高表面张力和低粘度使其难以与同轴打印系统兼容,限制了打印过程中的流动性、分辨率和打印速度,从而影响了打印效果和效率。
为克服这一挑战,永利官网白华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液态金属流变学改性策略。团队通过将硬脂酸异丙醇溶液与液态金属相结合,成功制备了化学性质稳定的液态金属有机高内相乳液(SALM-HIPEG)。在乳液中,硬脂酸不仅作为分散剂,还在液滴表面形成润滑层,有效减少摩擦,防止液滴间的聚结和破乳现象,从而提高了乳液的稳定性和流动性。因此,SALM-HIPE能够快速保持打印线条的形状,成为适用于高分辨率和纵横比的DIW 3D打印油墨,并成功打印出精细的3D结构。

图1:SALM-HIPE的制备及性能
这种乳液不仅适用于独立的直接墨水书写(DIW)3D打印,还能作为内芯油墨应用于同轴3D打印。打印过程中,SALM-HIPE通过同轴喷嘴的内通道挤出,而功能性热固性鞘层油墨通过外通道输送,形成以SALM-HIPE为导电内芯的同轴结构纤维。SALM-HIPE的塑性流动行为实现了稳定的内芯流动,并与多种低粘度护套材料兼容,能够制造出具有可调节芯直径、高分辨率和快速3D打印能力的同轴导电纤维。这些高弹性纤维在可穿戴电子产品、电磁信号传输和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。

图2:基于弹性导电纤维的3D打印集成结构
文章第一作者是yl23455永利2022级博士生林泽文。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(22179115)的资助。
论文链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matt.2025.102516